陜西元宵彩燈
踞地黃河中游的陜西省,春秋、戰(zhàn)國時為秦地。秦、漢、隋、唐等代都在陜西建立都城,其歷史文化積淀極為豐厚,陜西的地方年節(jié)燈會亦成了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觀。
唐天寶七年(748年)所置成寧縣,歷與長安縣同為京兆府、奉元路、西安府治所。元宵為粘糕面繭,俗為乞蠶及元宵圓,以獻祖先,饋親友,惟新親為盛。佐以衣物酒果花火燈燭之屬,謂之寧燈貧富有差。在安葬著漢武帝的茂陵所在地興平縣,元宵居民各立社會,宰豬羊,設香燭,張鼓樂,或廟或家以娛神。燈火甚盛,游樂達旦。地處陜西西南、大巴山北麓的西鄉(xiāng)縣,元宵三日,間巷張燈結彩,各陳果,俟官府游玩稱觴,上下同樂,在鳳翔縣,元宵張燈,起十三,終十八,俗重十四夜。
相關閱讀:
陜西西安新春燈會
- 相關閱讀